走近戴东原(五) ------戴震“好名心甚”吗?

2023-10-02 13:40 来源:

·纪念戴震诞辰300周年·

与你走近戴东原(五)

------戴震“好名心甚”吗?

     方利山

戴震50岁以举人身份奉乾隆皇帝特召进入四库全书馆任纂修官,53岁奉命与贡士们一体参加殿试,赐同进士出身,授翰林院庶吉士。

起自寒素的穷苦书生入朝为官,对戴震一直羡慕嫉妒恨的人由此攻击:六次考进士都落第,未取还要去考,功名利禄之心也太重了,是“好名心甚”。

戴震果真是“好名心甚”吗?否。

戴震17岁“有志于闻道”,心系苍生,始终关注社会现实活勃勃的人生,论治以富民为本他的远大志向是探索天下治乱之“道”。而在那种社会,要实现入仕从政、为民治国政治抱负,为百姓造福,考科举是从政的主要。戴震从小自学,后从程恂、戴瀚等名师攻“时文”,师从大儒江永之后又打下了深厚的经学功底,戴震“时文”在徽州家乡的学子中可说也是“学霸级的。当时徽州有人还专门编过《新安三子(戴震、汪梧凤、郑牧)制义》小册子在学子间流传,作为科举时文写作的范本,可见戴震的“八股时文”已训练很不错。有史料记载,当时徽州歙县紫阳书院的一班学子,有人对戴震的学问文章不以为然,品头品足,有些不服气。紫阳书院山长、江南大学者方楘如则对他们说:你们可真不知戴震了。方楘如拿来戴东原的文章,给这些学子点评戴震文章:这里、那里,怎么有出处、怎么高妙,学子们这才恍然大悟,感知自己的浅陋。

但科举考试总有它的偶然性。戴震37岁参加乡试时考官欲命出其门下,因戴震耿直避忌被弃置。40才中举人。后41岁、44岁、47岁、49岁、50岁入京会试,可能戴震的时文不中考官的口味,或是戴震的文章不合科举的框框,未中式。戴震科举之路坎坷,直到53岁第六次不第后,才获本文开头所说之转机。应该说不是戴震学问不够,而可能是戴震之学和科举那一套不对路,也可能是戴震的时文有自己见解,未能入考官法眼。正如他的老师所说,戴震之学,高远宏大,不能用攻读科举去束缚他。总之,读书科举做官是当时社会时尚,文人孜孜以求,似未可苛责。

戴震治学,明确宣示“不为一时之名,亦不期后世之名”,从不靠掊击前人以自我标榜,也不屑依傍昔儒以附骥尾。只想”“修辞立诚,以俟后学”。起初姚鼐称戴震为“夫子”,戴震立即表示“非所敢当之,谨奉缴”。

戴震之学,立言而不朽,面对“好名” 之诽,戴氏十分坦然。

       2013年12月一稿 2023年7二稿   于东原故里


徽州文化报料:0559-888-8888   徽州文化网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
关键词 >>

相关推荐

评论(0)

最新评论

    热点文章

  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